中国有哪些复姓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复姓来源及发展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由封邑而来。 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 都属这种情况。
因居地而来。 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 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 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 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 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业。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汉语是一字一音,少数民族姓氏音译过来往往多个字节,汉化时复姓比例很高,像耶律、完颜、慕容、呼延、宇文、独孤、尉迟等都是少数民族复姓。
中国一直是单姓占大多数,历史上复姓很多都逐渐改成了单姓。改单姓有以下几个原因:
少数民族汉化姓,汉化成复姓后进一步融合,变成单姓。比如鲜卑族汉化时,拓跋宏改皇族姓为元姓,并将所有复姓都改了单姓。满清灭亡后,后裔都改了单字汉姓。
汉族复姓演变过程中,逐渐改成单字,比如第一到第八原本是姓氏,流传到现在只剩了很少人姓第五。南郭,东郭等复姓改成郭,司马改成马,诸葛改成葛姓等。
洪武元年二月壬子,即皇帝位仅三十八天的朱元璋,鉴于元末汉,“易其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的现状,下令“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政策影响下,不少汉姓复姓还有少数民族复姓都改成单字姓。
明朝以后,中国复姓在姓氏中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