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鸟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分析)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鹧鸪,是一种中国南方地区的留鸟,它的背部与腹部为黑白色,脚为黄色或红褐色。由于它的叫声十分特别,听起来很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常常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其中,使得鹧鸪这种美丽的鸟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表达愁苦之情

鹧鸪的叫声,不仅十分响亮,而且听起来十分哀婉,给人一种悲戚之感。故而古人常用鹧鸪这个意象表达自己的愁绪。

首先,最常见的是离别之愁。鹧鸪在送别诗中十分常见,比如唐代诗人张籍的《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这是一首民歌风的乐府诗。在秋天的湘江上,天高云淡,白蘋茫茫,一片鹧鸪在啼鸣,看着友人的帆船远去,诗人心中不禁泛起惆怅之情。

其次,“鹧鸪”用来表达自己困难的处境。在古诗词中,常有《闻鹧鸪》一类的诗歌。

如清代尤侗的《闻鹧鸪》:“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傍晚时分,诗人在旅途中听到鹧鸪哀怨的叫声,不禁百感交集。一天的辛苦跋涉让他十分疲惫,而诗人从旅途的艰险,进一步联想到世途的险恶,更增添了这份凄苦感。

再次,“鹧鸪”用来感慨世事沧桑。比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看到一片残垣断壁,想起了越王勾践那些风光的往事。可是,如今只看到一片鹧鸪飞舞,抚今追昔,李白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对比,表达了盛衰无常的历史沧桑感。

封建的文人,将自己人生抱负与政治理想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鹧鸪啼”的这一意象。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用鹧鸪的啼鸣,抒发了对中原故土难以收回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心境。

二、寄托羁旅之愁

鹧鸪最常见的意象,就是用来表达羁旅之愁。在远方的游子,踽踽独行在异乡的道路上,想起那如诗般的故乡,却只能隔山遥望,鹧鸪的声声啼鸣,常常会唤起心中无限的惆怅。

唐代诗人郑谷《赋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时,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黄昏时分,诗人独行于湘江边,看到鹧鸪飞过,黄陵庙花瓣飘落,这时突然听到鹧鸪的啼鸣声。黄陵庙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容易引发羁旅之愁。一群鹧鸪在天空此起彼伏的悲鸣,不正是游子们的心声吗?诗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郑谷将自己的愁绪与鹧鸪声融为一体,极为传神凄迷幽远的意境,极为传神。因此,郑谷也因此诗有了“郑鹧鸪”之称。

古代,南方被认为是谪贬犯人的蛮夷之地。那些从北方背井离乡,来到荒僻的南方的官员,听到南方的这种鸟的啼鸣,想起繁华的故乡,又想到自己的身世,会觉得格外地伤感。

所以,这一类谪贬兼思乡的“鹧鸪诗”很多。

唐代大诗人韩愈《晚次宣溪,辱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诗云:“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曰向西。客泪数行先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

韩愈因谏天旱济人而被贬阳山县令,在谪贬岭南的途中,山高路远,烟水茫茫,他听到树上鹧鸪的声声叫唤,不禁悲从心中起,既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是对遥远的故乡的思念。所以,他告诉那些鹧鸪,千万不要再发出悲切的叫声。

白居易《山鹧鸪》云: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尔本此乡鸟,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这几句诗,语言简单直白,生动地将北方人听到鹧鸪声时的悲哀心情描绘出来。

三、象征着爱情

鹧鸪在发情期,常常会互相对鸣,因此在诗人的眼里,鹧鸪又是甜蜜爱情的象征。与前面所说的凄苦意象截然不同,用鹧鸪来表达爱情时,格调往往是欢快与喜悦的。

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这是刘禹锡谪居夔州时所作的一首民歌。河堤上,女郎们彼此连袂而行,在快乐中带着几分娇羞。她们唱尽了新词,却不见情郎的到来,不免有些失落。诗人将鹧鸪的对鸣来表达男女的相思之情,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巴楚地的民间风俗图。

唐代温庭筠《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闺中女子晨起后,慵懒地整理妆容,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于是她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眼前新样花贴式样,上面绣着成双的鹧鸪图纹。这首词末句中的“双双金鹧鸪”,通过鹧鸪的意象,将一位闺阁少妇楚楚动人的姿态刻画出来。

结语

宋词中《鹧鸪天》这一词牌,常常用来表达哀怨愁苦的情感,也用来描述爱情。比如贺铸的《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怀念亡妻,感人涕下。

鹧鸪的叫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成为了极其美妙的意象。南来北往的游子,谪贬异乡的士大夫,独处深闺的思妇,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感叹,都融入到了鹧鸪的声声啼鸣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