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名称(圆钱的类型与兑换使用)

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七国为主的争霸局面,其它小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开展,列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加深,就货币形态来看,逐渐形成了贝币、刀币、布币、圜钱四大体系,而且这些形态不同的货币之间也有固定换算、兑换比率。

圜钱是这四大货币种类中最后出现的一种形态,出现于三晋两周地区,但是它铸造、使用方便,很快在列国之间传播开来,最后成为统一天下的法定货币样式,一直流行两千余年。圜钱的起源、发展与兑换使用,是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环。

圜钱

一、圜钱的起源

最早的圜钱铸造于何时何地,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但迄今发现最早的圜钱为东周初期,最初为圆形圆孔。这种铸币形式来源于玉璧,即祭祀用品的模型化、微型化。在东周时期玉璧也用于贵族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官府规定民间使用微型模型化的圜钱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合理的

也有人认为圜钱来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陶纺轮,但研究发现此说难以成立。首先,新石器时期流行扁平状陶纺轮,但春秋战国时期也有陶纺轮,如果是仿制的话古人肯定先模仿同时期的陶纺轮形制,而不会模仿过于遥远的新石器时期物品;其次,暂未有证据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知道、了解新石器时期陶纺轮的具体形态,新石器时期流行薄扁平状陶纺轮是现代人经过现代考古学方法研究后发现的;最后,春秋战国时期陶纺轮多呈圆锥形、厚扁平而非薄扁平状,且并未作为手工业产品来用于交换,此时常用于交换的是农具“布”,所以三晋两周地区首先流行布币。

新石器时期的陶纺轮

还有人认为来源于西方的圆形金属铸币,但位于西部的秦国仍受三晋两周地区模拟仿制圜钱,表明这种铸币形态不会从西方传来,只能是在本地发明创造然后呢向四周辐射传播。

二、圜钱的类型与兑换使用

(一)、圜钱的类型

三晋的圜钱流通最早,使用当地的货币单位“釿”,是一个重量单位,形制为圆形圆孔,一般无内外郭,背为平背。周王畿内圜钱有安臧、东周、西周三种,安臧钱的书体和安臧空首布上的“安臧”二字相似,表明两种钱铸造年代相近,似应在战国早期或中期,这也是布币向圜钱过渡的一个主要证据,应该是最早的一种圜钱形态。

圜钱上的“东西两周”不是指历史朝代,而是指战国时期存在的东周公与西周公。战国时期周贞定王去世后发生三王争位的宫廷,政,变,由此造成王室内部分裂,又相继形成东周与西周两个小诸侯国。这两个小国将国号铸于货币之上,因此有东、西两周字样的圜钱存世,这三种圜钱多出于周王室故都所在的洛阳(洛邑)附近。

“东周”圜钱

除了周王畿之外,在战国中晚期魏国、齐国、燕国、秦国都相继模仿制造本国的圜钱。魏国在魏文侯、武侯时期进行变法,制造新型货币圜钱与原来的布币同时流行,外形与周王室所铸圜钱一致,而钱文不同,有垂垣一釿、垣、共屯赤金、共、襄阴等几种。按钱文自铭可知,其计量单位仍为重量釿,另外还表明其铸造地点在魏国的垣、共、襄阴等地。由于这一时期魏国的国力强大,不断进行对外战争侵略别国,又创制了补币与圜钱的换算制度,对圜钱的流传、推广影响力最大,此后中国货币史开始进入圜钱为主导的新时代。

赵国曾铸行蔺、离石等圜钱,燕、齐原来是刀币流行的区域,受其影响也开始铸造圜钱,齐国圜钱铭文为化,临淄附近战国晚期墓出土一枚賹六化,且迄今尚无战国以前遗址出土賹化钱的例子,可见圜钱乃战国晚期齐国的铸币。按照钱文含义,这种圜钱相当于六枚齐法化刀币,从出土文物来看,齐国圜钱有賹化、四賹化、賹六化三种,大小与轻重依次递增。

齐国賹六化圜钱

燕国最初也使用刀币,后来为适应与三晋交流仿制布币,在战国晚期又加入仿制的圜钱一并流通。圜钱铭文为明化,意思是这种圜钱可以与燕国原来流通的明化刀币进行一比一的兑换,燕国圜钱主要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尺寸大小重量同样有所差别。燕齐两个相邻,经济交流频繁,结合历史文献来看,齐襄王退燕以后开始铸行化钱,稍后燕王喜开始铸造燕明化,从铸行早晚、钱币形态、币值分等的情况看,齐国化钱可能对燕国的明化钱的铸行产生影响。

燕国明四圜钱

位于中国西部的秦国在战国早期时已经衰落,被魏国侵占河西之地,以至于和东方列国缺乏交流,直到献公、孝公时期逐步通过变法而强大。关于秦国的钱币使用可上溯到秦献公七年的初行为市,即开始允许政府公办市场交换的存在,此时可能使用列国输入的货币,按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疏“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此时秦国才开始自铸钱币。

其中的钱专指圜钱类货币,也有学者进一步推测是圆形圆孔的秦半两钱。实际上秦国早期圜钱主要有三种:一铢重一两十二、十三、十四,皆为圆孔圜钱。在制造、流通实践的基础上秦人发现圆孔圜钱使用不便,容易发生滑动磨损钱绳,在铸造时磨具也不易雕刻修整,因此对形制做一改变,成为圆形方孔钱,这开创了流行两千年的圆形方孔钱时代。此时大体在秦惠文王执政晚期,有方孔两甾、文信、长安和半两等几种圜钱。

秦半两

(二)、战国圜钱与其他类型货币兑换

战国晚期四大货币体系交融,必然存在换算制度。其中圜钱体系逐渐扩张成为列国皆有的一个币种,最终在战国晚期发展为衡量换算的一个标尺,为秦统一后确定其为唯一标准货币打下了基础。圜钱与其它货币的换算过程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内异形货币的换算;第二层次是列国之间货币的换算。

在国内异形货币换算的第一层次范畴内,列国的圜钱皆按照本国法定标准进行换算,虽然文献缺载,但可以从钱文上窥知一二。如齐国、燕国的圜钱上有某化文字,就是按照规定比率进行兑换。三晋两周地区使用重量单位来计算,圜钱上也有对应文字,可按文字记载换算,如果本国平民不识字也可按照圜钱尺寸进行兑换,操作方便。

对于标注地名文字的圜钱,迄今所见的全为普通小型圜钱,国家法律对其有按数量兑换的相关规定,兑换中默认执行这一规定。云梦睡虎地出秦简便记载着先秦时期秦国的《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按其所载可知秦国圜钱与布币同时流通,且按照十一枚圜钱兑换一枚布币的标准来执行。

云梦睡虎地秦简

在列国之间异形货币换算的第二层次范畴内,最初通行重量换算,这是因为铜也是一种商品,各类铜钱在本国的价值不同,购买力不同而无法统一与圜钱换算,故此安装铸造铜钱所用的材料本身价值来换算,这也是自铭重量类圜钱盛行的一个原因。

到战国晚期,列国的各种钱币均存在减重严重的现象,因大量铸币而出现了许多轻、残的劣币,政府只能以法令强行使劣币与良币同值流通。这样就出现了先按本国比例换给普通小型圜钱,再与其它国家按数量兑换的方法,既推广了圜钱的流通、又使数量兑换成为货币兑换的主流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