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每年公历6月20日至22日之间,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就到达了夏至点,这个点是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抵达最北端的点,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日以后,太阳将向南折返,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将逐日减短,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也将逐日降低。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烈日、酷暑、闷热天气的到来,这天之后,我们将开始真正接受高温的洗礼了。
夏 至 物 候
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一些有规律性的行为,被先人看作是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它们构成了大自然的节气表。在夏至节气中,我国古人总结的物候现象有三:
一候鹿角解:在我国民间,有“夏至——阴生”的说法。意思是说,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解”即鹿角脱落。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属阳,所以阳性的鹿角在夏至日会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夏至日开始,随着阴气始生,雄性的蝉会鼓腹而鸣。蝉鸣其实是在提醒人们:在弥漫的暑热里,已有阴气发生。
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喜阳的生物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summer coming
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还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来消夏避暑的习俗。折扇,可以生风;粉脂涂抹身体,可以驱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吃麦粽
麦粽是传统粽子的一种。夏至日,人们会制作很多麦粽,或自己食用,或作为礼物,馈赠亲友。《吴江县志》中就有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吃夏至饼
夏至饼以面粉为食材,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馅料,吃起来清新爽口、甜而不腻,是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